页面:
    字体:
    对比度:
关闭
进入密闭半密闭公共场所,如何科学防控病毒传播?
来源:大埔县融媒体中心  时间:2022-09-14 19:33:39  浏览次数:-
【打印】 字号:
归档时间:2024-08-08

  近期,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旧复杂。结合各地流调看,相对密闭空间仍是病毒传播的高危场所,缺乏个人防护的近距离接触感染风险较高。进入密闭半密闭公共场所要怎么科学防控呢?一起去看看。

  除了常见的车站、住宿场所、购物场所以外,各类文化交流场所、游泳馆、沐浴场所、美容美发场所、文化娱乐场所等空间相对密闭的场所都属于密闭半密闭公共场所。进入“密闭半密闭公共场所”后,要牢记以下四点,做好个人防护措施。

  一是配合做好健康管理。进入密闭半密闭公共场所时,要自觉主动进行测温和健康码核验。如果无智能手机或健康码,要进行身份登记和近期行程情况登记,并签署疫情防控个人承诺书。出行全程正确佩戴口罩。

  二是增强自我防护意识。出行尽量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物体表面,如果裸手接触完后,要尽快用流动水清洗手部,或者用随身携带的消毒用品进行自我消毒,在清洗消毒前,要避免揉眼睛擦嘴等动作。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衣袖屈肘遮住口鼻。

  三是减少聚集。尽量不前往人员密集、通风不良场所,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。不扎堆,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安全距离。

  四是接种疫苗。做到应接尽接,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,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。